close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會成為一個胸腔內科(呼吸道)的專科醫師,因為我想幫助我的病人繼續安穩地呼吸。肺臟是一個讓我很有負擔的一個器官,身為人體最大的內臟,肺臟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器官,因為它為人體帶來氧氣,范曉萱的「氧氣」聽過嗎? 人所需要的氧氣只占空氣裡各個氣體的21%,但血液裡的氧氣飽和度須達至少92%才能確保生命延續,這個飽和度可是肺臟無止息地堅持著的。

但文總是對我的這股執著保留了點半信半疑。SARS和其他近年來較知名的致命傳染病都是通過呼吸道而來的,這不禁令文覺得呼吸道這一科好像特別「危險」。在一個意外的機會下,做了一個有將近兩百個題目的性向測驗測測自己最適合的內科專科時,我高興地發現測驗結果顯示胸腔內科確實是最適合我的專科,而且是遙遙領先其它的專科,不過這同時我也發現胸腔內科並不是唯一一科最適合我的專科,因為有另一科專科和胸腔內科並列第一: 腫瘤科。

腫瘤科?為什麼是腫瘤科?在醫院上班過的人都一定知道,腫瘤科病房是個不怎麼理想的工作環境,需要住院的癌症病患都在垂死邊緣,而且不論如何治療,這群住院病人最終死於癌症的機率是百分之百,只不過是早晚而已。腫瘤科的病人還會帶給醫護人員很多心靈上的折磨,畢竟奇蹟發生的機率不大,腫瘤科不能侈望透過己力來改變什麼。

在這樣的環境下,腫瘤科的醫療團隊為病人殺出一條血路,我是明白這道理的:在病人死亡之前,可以為他做的還很多,這當中需有很多的抱負、明確的目標、和憐憫的心。在大家都對癌症有種莫名的恐懼和絕望時,腫瘤科醫師對癌症保有適度的仇恨和理性,巴不得揪出所有的癌細胞迎面追擊,使遭受侵蝕的身體回復完整。

我突然發現肺臟其實很小,很多腫瘤都會從身體各個部位轉移到肺臟,而我終將被迫放棄這些病人,而且進到胸腔內科的話,實在是離一般內科太遠,但腫瘤科和一般內科相輔相成,我可以繼續看到一個病人的全部,而不是只看到他的肺。最耐人尋味的是,腫瘤科醫師在工作上獲得的成就感是所有內科專科中最高的,而最常抱怨自己的專科的,就是胸腔內科醫師。或許腫瘤科醫師在預知病人將瀕臨死亡時,開始努力和病人尋找希望和活下去的意義,但胸腔內科醫師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每況愈下、漸漸失去氧氣時,卻將束手乏策,無能為力。

所以,我慢慢離開了胸腔內科。肺臟在我心目中就像個兒時的玩伴,而我會在腫瘤科小心翼翼地看住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 的頭像
    james

    當我遇見你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