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身邊的人 (13)
- Sep 23 Sun 2012 06:30
她嫁人了
- Dec 12 Sun 2010 06:40
布里斯本,不理私本
前一晚,Bon Jovi 演唱會音響震著耳膜的低音猶在耳間旋繞之際,我和文整了行李、躺上了床、關了燈、勉強自己入睡,一個小時不到,我們就又起來、開了燈、準備去機場,那時還不到四點,墨爾本異常地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共產黨的陰謀啦! 其實也不是啦,是因為我們訂了一大早的便宜機票要趕場飛去布里斯本參加 Paul 和 Ally 的婚禮! 團契共計十人已經陸續分批出發到布里斯本集合了,也可以算是一次另類的團契出遊吧,我和文還有 Annie 是最後一班北上的,好在最便宜也最沒有保障的老虎航空有如奇蹟般準時啟動,飛進墨爾本一片烏漆媽黑的雨雲層,昏睡了兩個多小時之後,我們抵達了也是烏雲密布的布里斯本,因為時差的關係,剛好可以吃早餐,因為溫差的關係,已經汗如雨下了。
- Aug 04 Tue 2009 06:40
車車不要碰碰!
「車車不要碰碰!」這是我的姪子(文的姊姊的小孩–希希) 不知經過幾次改版後問世的問候語,他剛滿兩歲,正值 Lightning McQueen 是世界英雄的年齡 (參見Disney/Pixar 的動畫電影),最關心的,的確應該是車子會不會對撞,所以研發出了比「吃飽了沒?」更具警世意義的「車車不要碰碰!」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今天他來我家半日遊,陪我去看了一趟牙醫 (文和他在候診廳看書),回到家他先睡了午覺,吃晚飯時再活了過來 (為什麼小孩吃飯時間總是容易失控,他們不餓嗎?),然後飯後在客廳和咪兔玩...
- Feb 14 Sat 2009 07:48
情人節前夕一起去超市買菜的一群人
維省野火燎原後,兩大家連鎖超市 Coles 和 Woolworth Safeway 連忙抓住展現親民的機會,分別在這兩個星期揚言要捐出全省在星期五的總營業額救濟災區災民,兩家連鎖超市選擇捐出所有營業額的星期五還刻意錯開,以免到了星期五,互相搶生意,當然,怎麼會有人真的去查查這兩家公司捐了錢後到底帶來了什麼實質的影響,不過覺得在星期五去買買東西就會因此做公益的人當然不少,星期五是我們教會團契聚會的日子,這禮拜剛好是在住 Box Hill 的人家中聚會,結果,大家很隨性地在聚會結束後移師到 Box Hill 購物中心的Coles去晃晃。
- Oct 25 Sat 2008 14:13
一場在台灣光復紀念日舉行的婚禮
奇怪了,我不是一向比較喜歡用散文來描述嗎? 怎麼會故著照相,就忘了仔細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更戲劇化的事情呢? 不過,今天和文第一次以夫妻的名份去參加了教會繼我們之後的第一場婚禮時,心血來潮的帶了相機,又因為 Simon 和 Maria 選辦婚禮的小禮堂真的不大,我坐在一個視野不賴的位子,可以好好捕捉我所看到的。
- Jan 22 Tue 2008 20:11
「非死不可」的朋友
一切從 Facebook 講起。當然你可能沒有 Facebook 帳號、沒上過 Facebook、或是在別人問你 Facebook 時臉茫茫,那你不是實際年齡已經大於半百個地球年了(不過去年年底角逐澳洲總理的兩老都有 Facebook 喔! 可謂超齡表現!),就是你離開地球太久了。Facebook 由咱們長春藤聯盟學府之首的哈佛大學的學生構想創建,兩、三年下來,已經是網路中的網路了。
- Dec 16 Sun 2007 22:11
參加了一個很有趣的婚禮
前陣子收到一張紫色的喜帖,那喜帖真的很紫、很夢幻,有點像是什麼夢幻電影首映的邀請函...新郎是已經好一陣子沒見面了的阿寬,新娘則是在四、五年前和大家一起去一日遊過的 Gemma,聽說他們愛情長跑十年多了,終於要結婚了,婚禮還剛好早我們一個多月,我和文決定去實習實習。
- Sep 25 Tue 2007 18:25
二月二號 宜婚嫁!
意外發現內科二樓北的病房的一個護士艾曼達明年也要結婚了,而且也是在二月初,而且...居然跟我在同一天結婚!! 結果我本來想好好寫病歷的,她應該也有護理的工作要做的,卻變成開始大聊起婚禮來,我們開始分享彼此籌備婚禮的進度,禮服啊、教堂啊、婚宴啊...等等,這輩子還從來沒有和剛認識不久的人聊得這麼起勁的。她說她和她的未婚夫認識快七年了,我問起她的未婚夫是怎麼求婚的,她說他是在去年平安夜突然秀出一只戒指,要她嫁給他。
- Aug 29 Wed 2007 15:25
何苦只求一死?
剛繞過急診室第十八號病房,一個昨天嗑了一整瓶安眠藥尋短的女子還待在急診室等著精神科病房空出一個床位,通常這種病人不需要精神科護士特別看顧,但這位女子不但有特別看顧在門邊,門外還坐了一位保安人員待命防止意外發生。到了護士辦公桌,護士給我看了一條細細長長的綿質帶子,說這是那位有嚴重憂鬱症的病人徹夜從被單上撕扯出來,要勒死自己的。
- Apr 19 Wed 2006 21:43
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在台北的朋友沒來得及讀大學就踏進社會,過著在外面吃三餐的生活,現在大學文憑搞到手,還是在台北,有個待遇頗優的工作,仍然是在外吃三餐,在家不開伙,不過那是另外一個故事。現在要講的故事,發生在她出國讀大學那幾年的某個安靜的晚上,那個晚上,平凡的和其他個安靜的晚上沒什麼兩樣,只不過,她決定親自在廚房裡闖闖,自己弄晚餐。菜單上是個名子尚優、作法上簡單的義大利通心粉,不瞞你說,給我所有的材料、兩個鍋子、兩個爐子,我在三十分鐘後即可開動!
- Apr 03 Mon 2006 13:56
那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