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歡送,就有期待重逢,身為移民,特別能感受到在世上不過是個客旅的滋味,身邊不乏一些流動性人口,除了沒被遺忘而且即使是片段但也總還是想得起來的回憶之外,沒有什麼是永垂不朽的,這些回憶像是泛黃的老照片,影像總有模糊的,感受卻很新。而且,好像總是摻了點食物在其中,沒辦法,中國人嘛,民以食為天!
星期十一 Guhng (宮 The Palace) 價:~$38pp (六人),推: 炭烤排骨,甜點
( Mckillop St , Melbourne )
今天一群人假借 Angela 要赴美留學需要辦個歡送會而來到了 City,計劃是先在一條暗巷中的韓式燒烤餐廳飽餐一頓,再殺到另一條暗巷中的地下爵士樂俱樂部雅痞一番,說到這裡,不得不先介紹團契中的駐團牙醫傑克,他臉書上的照片數盡了他在墨爾本美食界的豐功偉業,今晚的韓式燒烤店就是他本尊不辭辛勞地仔細研究過後精選而出的。墨爾本的巷弄是這大都會的兩大特色之一 (另一個是輕軌電車),Guhng是個有三層樓高的酒吧餐廳,上了幾個臺階到櫃台那裡報到後,服務生把我們帶到地下樓的桌子去,其實櫃台所在那樓是開放式吧台,感覺比較新鮮,不過樓下的空間比較適合我們一大團的,餐廳的酒吧區是在更上一樓,沒能去探探。來到這種有好好裝潢的餐廳裡最喜歡四處觀望參考參考,Guhng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面灰色大石磚砌的牆,牆上還有或凹或凸的平台供著飾品,Aco(女)四處觀望後則驚呼:「哇,這裡的服務生(女)都好正喔!」 嗯,我也不知道她是在激情什麼。牙醫傑克則是很希望坐較裡面的開放式吧台,那裡每一爐上都有抽油煙管,所以我們就給他機會和那些很正的小姐喬看看,不過最後還是乖乖下樓坐大桌子。
去過韓國的都一定知道,在韓國,韓國燒烤的食材是頗講究的,雖然不過就是豬或牛在變化,燒烤店很分工合作地分為專賣牛肉 (又再分為專攻國產牛、或進口牛,當然,以韓國人的國家情結而言,國產牛才是最上等) 或專賣豬肉的店,Guhng 算是家牛肉專賣店,菜單上除了牛肉還是牛肉,牙醫傑克和我看了看菜單,覺得我們還是吃套餐,有開胃菜,各式牛肉都配好六人份,外加燒烤海鮮和一鍋海鮮泡菜湯,還附六份甜點,剛好把這家店所有不同口味組合的甜點都各叫了一份。這樣點省事,缺點是就不能一直和那些很正的小姐比手畫腳地溝通...
燒白的炭送來了後,味蕾和身體一起暖了起來,茶是玄米茶,飯摻著黑糯米,醬除了米醋和麻油外還有 Bulgogi 的紅醬,小菜除了必備的 kimchi 等,還有醃洋蔥! 生菜葉也送上來後,陪烤的服務生開始幫我們烤牛肉、把烤好了肉剪成一口一口的、換烤肉網,隨後送上一鍋火鍋,最後是海鮮類的上架。
如果做什麼事都像是在炭烤,那該有多好,或許會反反覆覆不知道肉熟了沒有,自己玩玩 時又怕 小姐來了會不好意思搶了她的工作,但不論如何,最終都會吃到美味的烤肉。或許一切事情都過去後再往回頭看時是比較能夠海闊天空,然而正處於當下時,只有吱吱喳喳的烤肉聲和渺渺白煙,教人忘記了所盼望之事的美好。
甜點上來時大家有驚呼一聲,景觀很優美,黑芝麻冰淇淋很可口,圖再到牙醫傑克的 facebook 找。最後沒幹那種每個人都送 Angela 一句祝福的話的肉麻事,畢竟來日方長,在團契還有機會,現在要聽爵士樂了...
Paris Cat Jazz Club 價:~$15pp,推:爵士輕音樂配法國紅酒
(Goldie Pl , Melbourne )
墨爾本的Jazz Club頗多,在地下室的這家今晚推出有單簧管和薩克斯風的四重奏樂團,因為是個默默無名的,只收費十元,今晚首推並折價的雞尾酒是 Cosmopolitan。小小的場地只有大約十桌,台子不過是兩架演奏琴的空間(擺了一架演奏琴),感覺頗 intimate,咦,樂團裡的貝斯手是個戴副斯文眼鏡的華人呦,而吹薩克斯風的是個彪形老美,幾個人站定台子上後,剛好擋住鼓手和吉他手,鋼琴起個旋律就開始了。台下的聽眾中,有一副等會也要去jam一下的樂癡,有一群好像在搞聯誼的年輕小夥子,有情侶,也有老夫妻一人一杯紅酒,我們則是帶著一點燒烤味的觀光客(不過應該看不出來是觀光客吧?!)。四面牆上乾乾淨淨的,幾幅照片全貼上了天花板,暗黑的角落小桌子上擺著穿著洋裝般燈罩的歐式桌燈,小空間裡,有人為你演奏,感覺不賴,曲風太相似而有點復而又始,有些 motif 很鮮明,但畢竟不是爵士樂迷,有時不太理解他們在奮力什麼...
這樣雅痞了一個半小時、一杯紅酒、和借喝了兩口的雞尾酒後,結論是,不可能夜夜如今夕,日日有今朝,而且離不醉不歸的生活的確是越來越遠了(畢竟還要開車!),或許該活在當下時,就要活在當下,隨著爵士樂聲,一切的不規則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就不再計較了。
星期十二 Yami Yami價:~$15pp (四人),推: Jimmy 被辣到整個臉扭曲在一起的表情
( Bank St , Box Hill)
今天的行程安排之破碎真的是叫人火大,一攤一攤地下來,我們先在食尚坊和 Angela 和 Annie一起吃台灣小吃兼午餐,之後去逛逛街買送 Angela 的禮物和給 John & Judy 的龍鳳胎的禮物,再殺去喝咖啡,嗯,還蠻難喝的,越來越水了...走走停停地來到 Aco 的雅房玩三國殺培養培養那種阿宅和醉茫茫中從地板上爬起來疑惑地問「現在幾點了?」的氣氛,最後很順其自然地到了這家韓國餐廳,唉,可惜不是在台灣,不然現在應該是來一碗大腸蚵仔麵線和晃晃夜市才對呀。這是和 Jimmy 在澳洲的最後一頓飯了,剛好他不吃辣,所以我們都點小辣,Jimmy 還是辣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真是為難他了!
Yami Yami 是俗稱「阿嬤的店」的韓國菜,這淵源來自這餐廳的前身是 Lisa 阿嬤發掘的,有好吃的韓式炸雞 sweet chicken,老闆娘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韓國阿嬤,餐廳裡還會放詩歌音樂,深得我們的心。但費工裝潢後,食物變相漲價,幾次沒炸熟的雞腿還送微波爐草草了事,果然不久店就轉讓出去了,現在這個餐廳是韓日合併,有照燒醬在菜單上,但還是以韓國鐵板BBQ為主。至於食物的特色嘛...很難說得上口,就很一般,該有的味道都有,不過,今晚過後,以後可以跟人家介紹這家店就是讓 Jimmy 吃的辣到哭出來的韓國店! (我是覺得頗開胃的。)
星期十三 茶棧 價:~$12pp (三人),推: 招牌飯,韓式炸雞
( Whitehorse Rd , Box Hill)
茶棧在 Box Hill 的地位屹立不搖,韓國人接手後選擇不改招牌飯,不改菜單(但添加了些韓國菜),不改店名,算是他聰明。文的學姊 Cindy 利用工作簽證從香港回來墨爾本,這次難得和她聚聚我們就又回到這。還巧遇表姊一家在吃飯,他們家兩個女兒一個要去美國讀碩士兩年,一個要去日本交換學生一個學期,兩個都在同一個星期要離開,所以也在保握機會聚餐! 能再次遇到 Cindy 很難得,七年前她從美容學校畢業後在臨走前到文家幫我和文剪了個頭髮、和我們吃了頓飯,七年後我們去她工作的髮廊去找她剪頭髮、再吃頓飯。感覺日子並沒有真的過了七年了,我們還老得真快! 招牌飯依舊不賴,炸雞很酥,滷肉飯很香,也是唯一一家吃得到好吃韓式炸雞 (sweet chicken) 的店。
留言列表